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

《步上祭壇28》

獻己為祭

音契編輯室

「奉獻的心十分寶貴,但『奉獻的心』本身不是奉獻。奉獻的態度十分重要,但『奉獻的態度』本身不是奉獻。通過行動,就如生命、錢財、時間的奉獻,才是真正的奉獻。」《聖樂綜論III,羅炳良著》

 

為什麼要有詩班?每星期花那麼多時間練習(其實只有一小時至一小時半),獻詩的時間卻只有三、五分鐘,勞師動眾,CP值又不高,還要處理音樂事奉衍生的許多問題(缺指揮、缺伴奏、各聲部人數不平均、事奉態度偏差、把獻詩當個人秀、音樂水準參差不齊…),組一個詩班的確費力,單單會眾唱詩不夠嗎?

舊約時代的獻祭,放在祭壇上的牛犢或羊羔,是一歲、沒有殘疾的,象徵上好的品質。新約時代不再宰牛羊,奉獻的是金錢及行動。詩班獻詩,重點在「獻」,詩班代表會眾獻祭給神,把聲音練到好聽去除雜音(象徵祭物無瑕疵),獻上嘴唇的祭。

音樂事奉是把自己的理性、意志、情感放上最全面的事奉。用腦用技巧練習唱歌,張嘴打開頭上共鳴腔、以橫隔膜支撐通氣量、思考每個音的發聲位置,學習按照歌譜唱出正確的音準、拍子,練習歌詞咬字,是理性的事奉;耳朵聽到和聲、聽到自己唱的音與別人唱的音卻又不被其他聲部拉走,是意志的事奉;以歌聲、雙手奏出的樂器聲音表達內心,是情感的事奉。指揮、詩班員和司琴都把時間和精力投注在一首詩歌上,使詩歌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,這就是奉獻。

詩班獻詩,不論是從座位走出來站到台上,或直接從座位上站起來獻詩,這行動是「把自己獻在祭壇上,求主使用」,是最具行動力、意義最鮮明的奉獻操練,紀念耶穌獻上自己成為贖罪祭,代替我們受死,除去世人的罪,使得我們與神和好。

會眾唱詩無法取代詩班。會眾唱詩,是上帝兒女全體對祂的讚美,不論歌聲是否美妙,是否跟上拍子,即使五音不全,都可以開口唱詩。詩班獻詩意義不同,而是更進一步:代表會眾獻祭—獻上聲音,表達理性、意志、情感的祭。「祭」要的是好東西、好品質,詩班員唱出精煉的聲音,除去缺點,把自己最好的聲音獻給神,是心意的極致表達。播放Youtube當伴唱帶或可暫代缺乏司琴的窘境,但它無法取代真人的歌聲與樂器彈奏。科技帶來方便,卻無法代替基督徒操練「奉獻自己」。

校園福音團契三年舉行一次的青年宣道大會,每屆都籌組青宣詩班在大會中獻詩。最後一晚的青宣之夜,講員呼召與會青年獻身為主所用,回應呼召的弟兄姊妹從座位上走出來,更有許多人從詩班席走出來。他們在密集的詩班訓練中,體會跟從指揮、順服樂譜、以好的方法唱歌、唱準音、算對拍、聽和聲……。這些都是屬靈操練:順服神的話、跟從主的帶領、按照聖經的教導除去自我中心(不是自己愛怎樣就怎樣)、鍛鍊與他人同工、合一。

取消詩班、減少音樂事奉,會友就少了操練「把自己獻上」、「站出來」、「挺身而出」的信仰實踐。當然教會有各種的事奉可以參與,也可操練奉獻的心志;但詩班獻詩是在「敬拜中」舉行,象徵「獻祭」的意義更為鮮明。教會牧長與音樂同工若能在練習時教導詩班員獻詩的真義,相信詩班員心中會明白自己不是走上表演舞台,而是步上祭壇。

耶穌呼召門徒時,早知道他們不才,其中一個還會賣了祂。不只門徒,家長也製造問題,要耶穌把她兩個兒子安插在祂的寶座兩邊。然而耶穌並沒有取消門訓,而是一直牧養他們,解決他們的困難,領他們以超越的視野看待眼前的處境。甚至耶穌要上十架了,也沒解散門徒,而是讓他們經歷信心最黑暗的時刻。耶穌在死亡的另一端—復活,等待與他們相遇。

基督徒的事奉,不在於我們為上帝做什麼,而是上帝要我們做什麼,以及如何做。

虔誠奉獻我全生,靜候主命謹遵行;
虔誠奉獻我光陰,讚美歌聲永不停。

虔誠奉獻我雙手,主愛驅使勤工作;
虔誠奉獻我雙足,奉命奔跑美又速。

虔誠奉獻我歌喉,祇有歌詠君王恩;
虔誠奉獻我舌頭,時時傳達主聲音。

虔誠奉獻我金銀,不為私已留分文;
虔誠奉獻我知識,聽主選擇盡全心。

虔誠奉獻我志願,不再堅持我私意;
虔誠奉獻我的心,屬主堪為主寶位。

虔誠奉獻我的愛,從此傾心愛我主;
虔誠奉獻我自己,願我萬事都為主。

[副歌]
全為主,勤為主,歡然專誠永為主。阿們。

《奉獻全生歌》Frances R. Havergal, 1874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