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步上祭壇32》
啟動時空穿越器
音契編輯室
一聽到「做禮拜」,許多人腦海浮出的是一連串的儀式,聯想到的感覺是傳統、冗長、沉悶,甚至無聊、打瞌睡、坐不住。
「傳統」似乎是兩三代之前的事物。但即使到了21世紀,傳統仍以各種面貌存在生活中。傳統不僅只是被持續,也在不斷被更新;傳統不只是遵守無趣的規矩,而是從中淬鍊出精華,使它的價值閃爍於現今。
傳統把我們與過去的人與時代連結在一起,是追溯根源的重要途徑。兩千年來教會累積的傳統,是上帝在歷史中的作為,引導著初代教會與信徒信仰與生活。
禮拜中的儀式,在教會中稱為「禮儀」--liturgy--希臘文leitourgia,是由ergon(工作)和 laos(眾人)這兩個希臘詞語組成的--意思是「眾人的工作」,代表平信徒的每一個行動。所以在某個意義上每個教會都是「禮儀性」的。長久以來的觀念把教會分為「禮儀性」和「非禮儀性」來區分,那些以固定方式、以詩歌作回應,與那些比較沒有那麼注重禮儀的教會。但就「眾人的工作」的意義而言,各宗派教會都是在執行禮儀。
禮儀原意是指「一個群體共同為他人服務的行動」,如同整個基督徒群體扮演祭司的角色,為彼此一起獻上敬拜。當我們說崇拜具有「禮儀性」時,就是強調每位參與者都積極投入,共同參與獻給神的事奉。
禮儀與傳統息息相關,禮儀中又有許多與音樂密不可分,音樂事奉者執行禮儀與禮拜程序,若不明白禮儀的緣由、核心意義與價值,則無法鮮活地藉由禮儀傳達神的話。
很多教會覺得若要吸引更多非基督徒進到教會參加崇拜,就得捨棄傳統的儀式,好像這樣做就能讓參加者覺得更親切。其實一個沒有固定程序、採自由敬拜的教會,還是會有一些固定的模式,就像每個星期都一樣的時間聚會,一樣的方式唱歌,且每個星期都重複這些程序,這也是一種禮儀。所以,重點不在有沒有禮儀,而是這些禮儀是否忠於信仰。
「禮儀」一詞如今特指教會發展初期所形成的固定崇拜程序,從初代教會開始發展,基本上由馬丁路德保留延續。他明白把禮儀翻譯成當地語言的重要性,把聖經經文與彌撒內容從拉丁文翻譯成德文,讓德國信徒能直接參與其中,這對建立信仰具關鍵意義。然而不少人認為這些禮儀對教會之外的人沒有吸引力,甚至希望將之廢除。面對這樣的挑戰,那些珍惜教會傳統的人則努力保留這些禮儀,卻可能導致禮儀變得僵化、失去活力與原有靈性意義。千篇一律令人窒息,過度自由則無所適從;因此在尋求明白禮儀的目的和做法時,對「全留」與「全廢」這兩端都需要深入思考。
由於神是崇拜的源頭,我們在禮儀中,應當先記念祂主動的恩典,祂邀請我們以讚美回應。祂應許在崇拜中與以色列人同在,這表明禮儀並非人為的創造,而是神賜下祂自己作為禮物。
當我們明白崇拜是神主動邀請我們參與的,而不是我們單方面發起的活動時,許多關於禮儀的爭議會比較容易解決。在禮儀中以神自己的話(意即經文)來回應神的話語,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:崇拜首先是神賜給我們的禮物,然後我們才得以將這份禮物獻回給祂。強調讀聖經和領聖餐等核心禮儀,我們更能深刻體會到:神不僅是我們崇拜的對象,更是我們崇拜行動的主導者;祂是我們在禮儀中所做一切的中心。
禮儀凝結時間,帶人穿越時空進入歷史,指向永恆。耶穌基督昨日、今日、直到永遠不改變(希伯來書13:8),不是只從今日而已。不知過去,我們無從得知神的作為。
禮儀與傳統是神與人相遇的經驗,從宣召、唱詩、讀經、講道,到節日慶典、彼此問安、教會年曆、聖餐分餅分杯,以及各種象徵與符號,都蘊含著深厚的意義,是教會代代相傳的寶貴資產。禮儀幫助信徒建立穩固的信仰基礎,提供完整的信仰體系。這些源於內心、表達於外的行動,跨越文化界線的象徵,以及超越文字的音樂,都將信仰具體化。聖經與教會歷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傳統資源。
若要珍視傳統禮儀,我們必須採取積極的態度:一、透過深入研究教會歷史,了解禮儀的起源、發展和背景。二、仔細對照聖經,客觀評估禮儀是否符合聖經的教導,有無違背真理。三、思考如何將傳統與當代的信仰生活結合,使其煥發新的生命力。四、篩選禮儀,哪些值得延續,哪些需要改變,哪些可以捨棄。
但願教牧同工與音樂事奉者都能在他參與的每項教會事奉中,找出相關的教會傳統,作為事奉的基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