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

《偉大作曲家的心靈世界》

忠於所託

布魯克納(下)

  從《第七號交響曲》首演到1896年去世,布魯克納受到越來越多的尊敬。皇帝弗朗茲.約瑟夫(Franz Joseph)授予他皇室徽章,隨時準備授予他的任何要求,甚至包括皇家養老金。布魯克納對皇家恩賜的回答則是:要求皇帝阻止漢斯里克(Hanslick)繼續對他惡意評論!

  傳記作者雷德利希(Hans Ferdinand Redlich)說:「布魯克納的音樂創作取決於他的宗教信仰。宗教是他內在的中心,他正在音樂中尋求上帝;上帝是他的目標。」他的一生中沒有宗教危機,展現出對上帝堅定不動搖的信念。

  布魯克納認為他的作品受到了上帝的啟發。他聽從內心的聲音仰望上帝,深信只有信靠神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平安與神的榮耀。在他的最後一部交響曲中,他告訴醫生,他打算將其奉獻給「萬王之王,我們的主-我希望祂能給我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它!」最後,他把詞句縮短為「獻給良善的主」。

  如今布魯克納的九首交響曲時常演出,許多愛樂者不太注意他領域廣泛的聖樂創作,尤其是他的彌撒曲。他的交響曲中伴隨著聖詩般的合唱,其靈性品質也得到了許多聽眾信仰上的認可。

  布魯克納時常祈禱和禁食,常在日記中記述他的禱告。如果他要演奏管風琴,他必定跪下祈禱後才坐上琴椅。雷德利希說:「布魯克納的祈禱不僅是說幾句話,而是徹底沉思的過程,使他超越了物質世界的範圍。」布魯克納從小就開始養成這種習慣,每當聽到教堂的鐘聲時就停下來祈禱。他的學生說:「在上課時遠處的鐘聲響起,他們突然意識到布魯克納的思想和精神不再與他們同在;因為他在祈禱。」

  布魯克納的信念反映在日常生活中。他善良而慷慨,總在排練時將大袋的糖果給唱詩班的男孩。他謙虛誠懇,並始終對那些幫助他的人表示誠摯的謝意。

  即使接近最後的歲月,信仰也從未令他失望。在給他老師的一封信中,提到自己的健康狀況不佳,但結論是:「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」。當他繼續創作第九號也是最後一部交響曲時,他開玩笑地對馬勒(Gustav Mahler)說:「至少我必須寫完這首曲子,否則不久之後當我出現在主面前,我就會給主不好的印象,祂會說:『孩子啊,如果不向我唱出榮耀與讚美,我為什麼要給你這麼多才能?你的作品數量很不夠喔!』」

  1896年1月12日,他參加了最喜歡的作品之一《讚美頌》(Te Deum)的演出。他曾經用這部作品說明他如何相信自己的才華會被主使用。當上帝呼喚我,問我:「我賦予你的才華在哪裡?」然後,我將拿出我的《讚美頌》手稿給祂看。

  布魯克納於1896年10月11日回到天家,與他心愛的上帝同在。按照他的意願,他被安葬在聖弗洛里安修道院巨大的管風琴下,在那裡他經常與生命之主透過音樂心靈交流。

  很少作曲家面對公眾長期的反對。維也納音樂學院的院長告訴布魯克納不要放棄創作,不要停止把手稿丟進垃圾桶。當布魯克納將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獻給他的導師華格納時,由漢斯里克領導的反華格納人大怒,他稱該交響曲為「貪得無厭的花言巧語」。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第一次排練之後,拒絕演奏此曲。

  然而布魯克納拒絕高調反擊。他繼續寫曲,認為自己的努力最終將得祝福。他堅定地相信上帝要他作曲,以至於他既不能停止也不能浪費時間與批評者進行無意義的口水戰。

  隨著時間的流逝,他的溫柔得到回報。大眾最終愛上了他偉大的作品,甚至鄙視那些不同意的人。在他的《第一號交響曲》的首演音樂會上,聽眾對他的宿敵漢斯里克起了噓聲,並把他轟出音樂廳!伸冤在主,主必報應。同胞們愛上了這個溫柔的人,在他的70歲生日那天,奧地利全國都一同慶祝。

【推薦欣賞】

管絃樂:九首交響曲,尤其第四號與第七號
合唱曲:三首彌撒曲, 尤其《讚美頌》(Te Deum)
室內樂:C 小調絃樂四重奏,F 大調絃樂五重奏
鍵盤樂: G 大調鋼琴幻想曲,C 小調管風琴前奏與賦格

取自Spiritual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by Patrick Kavanaugh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