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

2019音契人文樂篇-枯木逢春(二)

布拉姆斯、德沃札克與艾爾加

文/孫自弘(美國密蘇里大學音樂演奏博士)

2019音契的人文樂篇「枯木逢春」將要演出布拉姆斯、德沃札克與艾爾加的作品,關於三位作曲家的生平與三首作品的介紹,相信我們會有很多的機會接觸到,但是這次特別想與各位聊聊三位作曲家之間的關係。

關於布拉姆斯,相信愛樂人都不陌生,他是德奧浪漫時期中後期的大師,不但後代的我們視他為大師,在他活著的時代,就已經擠身在第一線作曲家之林。當他的名聲如日中天之時,德沃札克這位後生晚輩還是默默無名的窮音樂家。當時,政府有針對年輕有才華卻經濟困難的藝術家有一個補助計畫,1874年,德沃札克獲得這份國家津貼,不但補貼了他家中的經濟需要,也激勵了他繼續創作。第二年,又再度獲得補助,這次的補助還帶領他步入了人生另一個階段。布拉姆斯就是這次補助計畫的評審之一,他十分讚賞德沃扎克的才華,還遊說柏林出版商出版德札沃克的作品,從此這位年輕作曲家的名聲不再侷限於波西米亞地區,開始進入德奧地區了,而德沃札克早期的交響曲也明顯看到布拉姆斯對他的影響。

1884年,德沃札克到英國的渥爾切斯特合唱節(Three Choirs Festival in Worcester) 指揮演出他的感恩讚美詩與第六號交響曲,而艾爾加就是節慶樂團的團員之一,他的位置是第一小提琴的第三譜架,沒有任何文獻顯示艾爾加與這位大師有任何面對面交流的紀錄,但如此與大師近距離的接觸,令他十分的興奮,在寫給朋友的信中,稱讚德沃札克的音樂如此令人陶醉、悅耳、精巧,對於他的管弦樂配器讚嘆不已,建議朋友一定要聽這位大師的音樂。

關於音樂藝術生命的傳承,有時就像這樣,不一定全都是師承的關係,有時就這樣耳濡目染地把美好的事物傳遞下去。人與人之間,奇妙的邂逅,帶出另一片天,開啟不同的視野,期待我們與人相交,也能給彼此正面及積極的意義。

TOP